電 話:0817-2801866
投訴電話:0817-2812233
網 址:www.baofq.com
憶端午,守文明
憶端午,守文明
供稿人—張琳娜
時間是超乎物外的,它不管人世間是輾轉惆悵、或是氣壯山河,只懂依著自己的性子不溫不火的踱步而行,無休無止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那些美好的傳統(tǒng)是超越時間匯聚而成的壯麗海子,端午則是匯入那大海的支流。 中國的各種節(jié)日,大抵都逃不過一個情一個義,端午的粽、重陽的菊、中秋的月、臘八的粥,無非都唱著一聲高潔,畫著一個團圓。 記憶中的端午,是飄蕩在空氣中的淡淡藥香。每到節(jié)前一兩周,外公就會從市場買回一大捆柏葉、菖蒲、艾草等草藥。然后用紅繩分兩束掛于家門前,剩下的就只等五月初五這一天,燒上一大鍋熱水,把草藥放于其中,反復煎熬后,用紗布濾出藥渣。藥湯需足夠多,全家老老小小都要用它來洗澡。每次坐在盛滿那棕褐色藥香水的盆中,舀一勺水緩緩從頭頂澆下,感覺身心都舒展開來,藥味入骨入心,百病皆除。
記憶中的端午,是白瑩如玉的糯米粽子蘸著白糖的香甜。“粽子香,香廚房。艾葉香,香滿堂……處處都端陽。”外婆的手巧,取上兩、三片葦葉放手中,折成漏斗形,舀上糯米,再放幾粒大棗,然后再放點糯米把大棗蓋住。手中幾個“起承轉合”,扯來棉線一繞,系上活扣,粽子就包好了。我年紀小,耐不住性子,看不了半分鐘,心就飛到天邊去了。要不就是偷抓一小把糯米,趁外婆不注意,跑出屋外狠狠的丟出去,這次比上次遠,心里就歡快得很。但這些歡快都比不上吃粽子的快樂。熱騰騰的碧綠水靈三角粽,,一打開葦葉,那香味,感覺站在街那頭都能聞見。入口又甜又糯,唇齒間都是葦葉的香,糯米的彈,沁人心脾。 記憶中的端午,是輕撫額頭混著雄黃酒味的外婆的指尖。,古云雄黃:善能殺百毒、辟百邪、制蠱毒,人佩之,入山林而虎狼伏,入川水而百毒避。端午之時,備上一些雄黃倒入白酒中,放在太陽下曬曬。過了中午后,外婆就拿著葉子沾著酒,撒在家里的犄角旮旯。在當時小小的我心中,這就像是一個虔誠的儀式,跟著外婆腳前腳后的跑,到最后滿屋都撒遍了,外婆就會拿著酒轉到我面前,涼涼的酒撫在額頭,撫在耳后,撫在胳肢窩,撫進我的心……
端午應是白蛇傳里素貞真心相付換來許仙的猜忌,疑心已起,何管是非曲直,恩愛情深;端午應是書本上眾人皆醉而我獨醒,眾人皆濁而我獨清的寂寥背影,一腔熱血,化作不屈靈魂,上下求索;端午應是兩千年前楚人們吟誦的離騷、九歌,傲然正氣,回蕩于耳邊,生生不息。 作為中華兒女,我們應自豪和驕傲,并不是每個民族都有如此深遠悠久的歷史文化。五千年的輝煌燦爛,靠得是先輩們的勤勞和智慧創(chuàng)造,也要靠我們用理想和信仰來堅守。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繼承傳統(tǒng),外化于形,內化于心,不忘初心,做一個文明的守衛(wèi)者。
今日又端午,愿那香、那味、那情永遠留存。
——前海人壽南充中支